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丨欧菲光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5

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旨在积极倡导理性投资文化,强化投资者保护意识,全面构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新格局。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组织开展2025年“5·15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欧菲光作为上市企业,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开展股东大会、业绩网上说明会、机构调研等活动,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与投资者、投资机构之间建立双向沟通渠道管理,促进公司诚信自律、规范运作,提高公司经营的透明度,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紧紧围绕“聚焦核心、创新驱动、夯实基础、行稳致远”的发展思路,积极把握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持续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和业务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力争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以良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2025年,公司继续认真倾听、接受社会意见、建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加强与投资者、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交流,把社会责任工作进一步融入到公司经营管理之中,全面推进公司与经济、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协调发展。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做精做细投资者关系管理,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打造与投资者更为畅通的交流渠道,持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维护投资者的长远利益,积极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为了让广大投资者更直观的了解欧菲光的业务布局及发展规划,下面内容摘选了近期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的问答,以及公司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投资者交流纪要,欢迎查阅。

1、公司目前主要有哪些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在行业内属于什么水平?

答:公司深耕光学光电领域二十余年,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领域三大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光电产品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光学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指纹识别模组、3D ToF、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身电子和智能门锁等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产品持续创新升级,通过产业链的平台化整合,在光学影像领域发展迅速,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跻身于行业前列。

2、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有做什么努力吗?

答:公司以技术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坚持“提前布局,全面布局”的专利布局理念。2024 年度,研发投入达到15.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79%,布局领域涉及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新领域等。截至 20241231日,公司在全球已申请有效专利 2,096件(国内1,900件,海外196件),已获得授权专利1,619件(国内1,469件、海外150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628件(国内发明478件,海外发明150件),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977件(均为国内),已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14件。 

公司拥有全球化研发团队,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均建立了创新研发中心,并积极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持续关注市场动态获取行业前沿信息,研发驱动创新,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加快进口替代。2025年,公司将夯实创新底座,构建技术壁垒,聚焦公司核心业务,从而构建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紧盯行业发展新技术趋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集中自有研发团队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突破,另一方面也将引进业界一流的技术人员,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布局新业务。

3、公司手机镜头有哪些新的突破?

答: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光学镜头业务进展顺利,高端镜头加速渗透,产品结构持续完善。团队历经多年技术沉淀,突破高端镜头技术壁垒。目前7P光学镜头、潜望长焦镜头、双群内对焦镜头、可变光圈镜头等高端产品均已成功量产,并进入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旗舰项目供应链。公司保持技术创新,8P高像素主摄、三群连续变焦、玻塑混合等前沿镜头项目已研发成功。

4、公司车载镜头业务发展如何?

答:公司2018年收购富士天津,拥有了行业领先的车载镜头技术和专利。通过多年来的技术开发和沉淀,公司已量产1-3M5M8M ADAS1M2M3M环视,1M2M舱内DMS2M5M舱内OMS等车载镜头产品,其中高端ADAS 8M镜头已定点多个国内大客户。海外客户项目已经陆续定点和量产。公司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在温漂、鬼影及信赖性等镜头难点问题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赢得客户信赖,推动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发展。公司已与众多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5、公司新领域布局了哪些方向?

答:2025年,消费电子产业有望持续回暖,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将积极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并不断探索更多的产业机遇。公司持续加强新型技术领域产品的开发,多方位布局智能门锁、运动相机、工业及医疗、VR/AR等新领域光学光电业务。

6、公司攻克内窥镜核心技术难题,请具体介绍下?

答:目前,公司医疗内窥镜产品已实现量产。公司医疗内窥镜产品通过研发微型化模组架构,采用镜头与CMOS传感器模块化设计,融合超薄树脂精密封装、超小PAD焊接及一体式灌胶等技术,突破传统内窥镜的体积限制和技术瓶颈,具有小型化、解析力稳定、高清晰度、轻薄化、防水化、超微距等显著优势,可实现无损成像质量的稳定传输,在微创性和多场景适应性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7、2025年在智能手机、车载电子和其他方面的规划是什么?

答:智能手机业务方面,面对行业变革趋势,公司将不断优化商业模式,积极改进产品结构,强化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业务盈利水平。公司将持续研发投入,从底层技术着手,有策略的进行创新性研发,大力发展高端镜头、高端摄像头模组等光学核心业务,稳扎稳打,逐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保持全球光学光电领域龙头地位。

智能汽车业务方面,公司“智驾域、车身域、座舱域”智能汽车业务规划和系统级产品定制能力深度贴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将有效受益于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把握市场趋势的同时,公司将持续梳理在手订单,聚焦优势业务,聚焦核心客户,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明星产品,抢占行业领先地位,以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新领域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前瞻性技术领域,探索融合多种光学技术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有策略、有规划地开发新的商业领域,争取中长期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将借助高速增长的行业市场规模、良好的客户储备、先进的研发能力等核心优势,将新领域的收入占比明显提高,使之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贡献领域。 

8、公司在全球化方面有哪些布局?

答:公司拥有全球化研发团队,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均建立了创新研发中心,并积极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持续关注市场动态获取行业前沿信息,研发驱动创新,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加快进口替代。在业务先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以及保证战略客户持续稳定合作的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把握海外资本市场机会和业务机遇,实现海内外双循环。公司将以全球视野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拓新市场,寻找新机遇,完善全球销售网络,依托技术创新精准匹配客户需求,突破关键海外客户,把握海外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机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公司拟收购欧菲微电子28.25%股份,这对公司发展有何助力?

答:欧菲微电子主营业务为指纹识别模组、光学传感模组、PC触控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已持有欧菲微电子71.75%的股权,并将标的公司资产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本次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实现对欧菲微电子100%的控制,有利于欧菲光整体战略布局和实施。同时,欧菲微电子在指纹识别模组、光学传感模组、PC触控板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能力,本次交易有利于强化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的战略目标协同效应。此外,欧菲微电子的盈利能力较强,2023年及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3,775.91万元和27,959.10 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对欧菲微电子的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其经营支持和战略协同,在未来增厚上市公司层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10、公司在生产上有哪些优势?

答:公司在规模量产中,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积极构建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贯穿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管理全过程,从而稳定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公司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和产线,并组建了专业的自动化改造团队,根据实际需求自制设备,对产线进行整合和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此外,公司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持续优化公司各类产品的工艺制程,不断提升产品良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快速响应客户采购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客户粘性,成为公司市场拓展的有力武器。

11、公司未来有什么发展规划?

答:公司将夯实创新底座,构建技术壁垒,聚焦公司核心业务,从而构建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紧盯行业发展新技术趋势,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集中自有研发团队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突破,另一方面也将引进业界一流的技术人员,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布局新业务。2025年,公司将重建中央研究院,整合专家资源,打造集团技术“智囊团”,形成“专家会诊”机制。公司将充分发挥复合产业优势,以及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布局,根据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提供具备多种技术要点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产品设计、功能的整体需求,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加深公司与各终端品牌的合作关系。


返回
Copyright © 2017-2024  欧菲光
粤ICP备12093895号 公网安备 44031102000377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